学位点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位点介绍 > 正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

发布时间:2022-03-25  发布者: 点击阅读数: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1历史沿革

信息与通信工程创建于1999年,现有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和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732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8年获批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专任教师25人(正高级职称6人,博士20人),2个“楚天学者计划”特聘岗位。

1.2培养方向

本学科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为导向,发挥本校大化工和光谷区域发展特色,依托“光学信息与模式识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视频图像与高清投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航天图像信号分析与目标识别、化工生产过程数字化、空天隐伏目标导航方面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空天信息技术”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自适应信号处理、数据压缩与编码处理、光电感知与信息处理、化工过程信号检测与控制、图像处理与智能系统、航天图像处理、目标探测与识别等

2)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新一代通信网络、网络探测与网络管理、移动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无线终端系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3)空天信息技术:主要研究基于空天平台与环境的先进信号理论、工频电磁场信号获取与传输、工频电磁/光/电数据融合应用、跨介质工频电磁场目标探测、空天隐伏目标导航与制导等。

1.3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忠党爱国,遵纪守法,思想端正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扎实掌握本学科内的基础理论与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国内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某一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创新性解决本学科的学术或技术问题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4)能够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现实需求与前沿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或综合运用本学科有关的理论、技术和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工程、开发、管理工作。

1.4学位标准

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良好,未受到党、政、团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应在统计源期刊以上(含统计源)发表1篇以mg4355vip检测中心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的研究型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1项;完成学位论文后,按《mg4355vip检测中心授予硕士学位条例工作实施细则》申请学位答辩。学位论文应具有相应的理论深度,体现出研究水平。

1.5导师队伍

学位点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内培”、“外引”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师资培养体系。目前,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2名、其中博士学位比例为90.9%

师资队伍水平在“十三五”期间快速提升,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加入本学位点。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4人

近年来引进的青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孔普鲁顿塞大学、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等名校我院教师组团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和国王学院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4个。3名教师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4名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4项。

1.6科学研究

本学科以服务湖北省化工产业和航天科技工业发展为目标,突显绿色化工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特色。学位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科研进账总额达1078万元,军工项目合同金额100万元。发表SCI论文24篇,其中一区论文4篇、二区论文11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取得软件著作权76项。专利转化4项,转化合同金额59万元。学科现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积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与荆门石化、武汉烽火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4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个校级研究生工作站,同时面向企业需求优化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联合实验室,改善研究生培养的软硬件环境。

1.7人才培养

1.7.1 思政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育人目标明确,育人措施得力,育人成效显著。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强化组织育人:开展党旗领航工程,实施价值引领工程。以课程思政改革为导向,科教协同育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着力实践育人:构建“科研指导竞赛、竞赛融入课堂、竞赛融入实践、实践促进就业”的实践育人体系,以志愿活动为载体,服务社会。

1.7.2 招生选拔

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招生选拔,改进和完善复试工作,保证生源质量,本学年全院在校硕士生上半年252人,下半年328人,信息与通信学位招生12人。

1.7.3 课程教学

围绕“创新思维、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教育理念,引领研究生成长成才。第一学期,开设各类研究生课程14门;第二学期,开设各类研究生课程8门;教授给研究生上课100%。积极组织学院教师申报研究生优秀教学奖,获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1.7.4 导师指导

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多次组织硕士生导师培训、座谈、交流,为导师们提供学习与经验交流机会,明确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标,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近一年来,新增校聘硕士生导师7人,从整体情况看,新增补导师呈现年轻化、科研业绩突出、教学热情高涨等态势,一定程度上彰显学位点建设成效和发展前景。

1.7.5 学术训练

坚持“五育”并举,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学年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获批研究生创新基金33项,校教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18篇(其中,2篇SCI),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81项。

1.7.6 学术交流

本院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15场,其中专家论坛7场(邀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尹项根教授、丹麦技术大学宗毅教授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电气讲堂”研究生论坛8场,共计209人次研究生在学术论坛作报告,1200余人次研究生参加研究生创新论坛听取报告,研究生参与学术论坛100%。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23次。

1.7.7 论文质量

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卡,严格按照mg4355vip检测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印制规范》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查检,采取学院预审和校外专家评审两级双盲评审机制,外审覆盖率100%。学位论文授位前进行重复率检测,检测覆盖率100%。在年度校级和省级学位论文抽检中,无不合格学位论文。

1.7.8 学风建设

构建“科研指导竞赛、竞赛融入课堂、竞赛融入实践、实践促进就业”的“提学风、强专业、育考研、促就业”育人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风气。以“电子设计大赛”等10项研究生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将竞赛与研究相结合,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1.7.9 管理服务

“四困学生”安排学院领导、专业老师、学生党员、班干部等 “一对一”帮扶,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邀请保卫处、校医院等部门为学院学生召开报告会,针对网络诈骗、校园贷等问题进行专题教育;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举办“心”灵漫画展、“信”有灵“息”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等活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排查和疏导。

1.7.10 就业质量

本学年毕业生共62名,其中60名获得硕士学位及毕业证,就业58人,就业率达97%,高端就业率60%。其中15人入职以小米、科大讯飞为主的芯片制造公司;13人入职以中元股份为代表的高精度仪器制造公司;2人入职电子科技、海康威视研发中心。

二、制度建设完善和执行情况

2.1执行学校制度情况

严格执行学校关于研究生招生、导师遴选、中期考核和学位申请等各个培养环节的规章制度,确保《mg4355vip检测中心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mg4355vip检测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办法》《mg4355vip检测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到研究生管理和培养的全过程中,从制度层面保障了研究生和导师队伍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2.2本学位授权点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学生权益,本学位点在学校和学院相关政策精神指导下,健全完善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构建研究生闭环反馈式教育体系:通过需求导向、应用驱动,细化培养标准,修订完善凸显职业性的培养方案,并以多方多维评价作为反馈,进一步完善培养过程和环节;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格导师的考核和遴选,真正实现导师的能上能下,优化导师队伍。采用院聘导师制度,大胆聘用新入职博士为导师,带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3)构建质量监控闭环反馈体系:结合课堂授课情况和研究生短期评价方式,及时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构建“监督-反馈-改进”的质量监控闭环反馈体系。

三、建设存在问题和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3.1建设存在问题

学位点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对国家教育部评价导向的敏感度不够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存在部分缺陷。

3.2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加强课程建设,完善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平台建设,建立案例库,试点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

2)逐步充实和完善培养管理和培养方案:坚持“科研导向、导师主导、激励创新、加强实践”的培养思路,探索学科特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

3)构建研究生就业与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单位类型、社会评价等指标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